纷纷围聚在两侧,一直绵延到定北王府大门,向宫门方向望去。
宫门大开,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,向朱雀大街走来。
礼部老尚书与陆瑜身着红袍,跨马在最前侧。
这是正副婚使。
陆瑜注意到,老尚书的身子是真不行了,现在能坐在马背上,完全是靠读书人浩然正气加持在身,强行坐稳。
在其二人身旁,有龙旗十二面,迎风招展。
其身后,有鼓吹班奏鹿鸣、关雎。
再往后,是中阵。
红衣礼官捧玉匣、金策,甲士抬礼箱。
尤其是中阵最长,浩荡绵延上百米,翟车无数,聘礼无数。
径九寸的谷纹玉璧、赤色玉璋、金凤钗、金步摇、瑟瑟钿。
鹿脯、稷米。
西域金器、南海珍珠、万贯钱财,皆按车算。
还有赵清遥日后这辈子都穿不完的蜀锦。
后扈,六匹朱鬃白马,披赤帛。
最为显眼的,还是那上百名飞鱼服绣春卫,威风凛凛,英武不凡。
他们腰佩横刀,手持大戟,皆有万夫不挡之象。
浩荡队伍一路吹鼓奏乐,威仪尽显。
百姓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支无比奢华的礼队。
在喧杂的人群中,街道旁的高楼上,皆有十三衙门探子,如鹰隼般的眼睛扫视着。
陆瑜红袍跨马,走在邓尚书身后。
在无数百姓的目光中,队伍来到了定北王府大开的府门前。
老太傅站在门前,身着太祖皇帝御赐的紫袍,头发梳的一丝不苟,精神奕奕。
其身后,是定北王妃,以及蜀王妃。
在往后,是百名定北天狼骑。
按理说,今日赵家亲族应在场,可太傅并没有将他们从老家叫回来。
身后的定北军,便是赵家亲族。
定北王出征在外,太傅代其行礼。
这位一辈子为大宁殚精竭虑的老人,这位早在二十年前便有御前不拜之恩的老人,在今日,颤颤巍巍地屈膝拜下。
身后,定北王妃与百名甲士轰然下拜。
三拜之后,陆瑜连忙下马,上前扶起了老太傅。
聘礼入府。
礼官和甲士们有条不紊地向府内运送着聘礼。
王府中庭,设香案、黄帏台,聘礼依序陈列。
大物件都送进后宅了,现在摆着的都是一些代表性聘礼。
香案前,
邓老尚书南立,朗声宣皇帝诏:
“咨尔赵氏长房嫡女清遥,毓粹高门,禀训贞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