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策划创意,其实是丁贤最先提出来。
当初暴雪把红白机研发完毕,丁贤曾经去试玩产品,认为各方面都已经成熟,可以推向市场后,丁贤曾经交待郑海权,红白机在上市期间,暴雪的研发团队不能闲下来,要继续研发新产品。
郑海权当时请示了研发方向,丁贤的回答只有两个字:掌机。
掌机顾名思义就是掌上游戏机,丁贤希望暴雪团队研发一款像随身听那样,可以握在手掌间的便携式游戏机。
技术上不成问题。
因为前世任天堂的第一款掌机诞生于1980年,也是今年开始研发,被命名为gamewatch,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台液晶屏幕掌上游戏机。
丁贤在东洋期间,派人调查过任天堂的研发部门,至今还没有启动掌机项目,极可能是为了应对红白机的压力,任天堂从上至下的精力全部都在家庭游戏机领域,根本就没有开发掌机的时间、动议与资金。
也可以说,丁贤与暴雪的存在,导致任天堂管理层出现了战略迷茫,始终被暴雪牵着鼻子,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清晰决策,掌机项目也丢失在这样的混乱环境之中。
任天堂丢掉了掌机。
丁贤决定捡起来,而且要加大研发力度。
当初丁贤提出掌机概念时,曾经参与了初步设计,他要求外形与前世索尼的psp相似,把第一代掌机做成大横屏。
对于科技产品而言,体积越小,技术难度越高。
假如暴雪团队在研发掌机时,遭遇了迈不过去的技术门槛,丁贤允许暴雪团队扩大掌机屏幕,甚至是做成平板规格都没有问题。
关键是先一步占有‘掌机’概念与专利。
至于掌机附带的软件游戏,丁贤的要求不高,甚至不追求耐玩度,毕竟是第一款投放市场的掌机,暴雪团队需要优先处理硬件技术。
丁贤经过与暴雪团队研讨,最终选定了《炮弹飞车》这个游戏项目,它可以开发成两种游戏,炮弹射击类与赛车跑道类。
同时还能拍摄成同名电影,前世《炮弹飞车》全球票房过亿,如果暴雪与荷东公司运作有方,完全可以把电影利润贴补到掌机研发上,算是一举两得。
丁贤让程龙参与《炮弹飞车》的拍摄,这也是沿袭了前世轨迹。
不过让程龙担任掌机的形象大使,却是新尝试。
在丁贤的全盘规划里,掌机是大项目,大到能让暴雪公司围绕掌机持续经营四五十年。
掌机将是暴雪长期高效的盈利点。
代言人的选择自然要慎之又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