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换取海山与歌林旗下歌手的合约。
“海山唱片老板郑镇坤已经明确表态,先把歌手合约全部转给我们,然后再谈订单数量。”
林赐祥去海山唱片时,受到了极大礼遇,谈判也出奇顺利。
起初海山老板郑镇坤是想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磋商,在他听说林赐祥也准备找歌林唱片合作时,立刻表态先把旗下歌手合约转让给荷东。
荷东唱片的订单是一块肥肉,放眼全亚洲都可以排在第一位,郑镇坤希望把所有订单全部接到手,但是有歌林唱片竞争,为了表明合作诚意,郑镇坤做出了先转合约的决定。
郑镇坤的打算是,即使不能把荷东订单全部吞下,他也要拿大头。
从去年开始,郑镇坤就在争取荷东订单,他能这么爽快,也在情理之中。
“歌林唱片呢?”
林赐祥微微摇头:“歌林唱片不是独立公司,母公司是歌林电器,我去拜访的时候,歌林老板李克骏亲自接待我,他告诉我,1971年他创立歌林唱片,并与中视合办《金曲奖》节目,目的是宣传电器,没有办法舍弃唱片业务。”
台岛的电器市场,几乎都是东洋电器大行其道,本埠好像没有什么成熟品牌。
丁贤就问:“这家歌林公司,他们是代理电器,还是自己生产?”
“他们有自己的工厂,主要生产电视机、录音机。”
“他们是自己研发吗?”
“使用的东洋技术,引入有东洋三菱的资本。”
林赐祥详细调查了歌林公司:“对了丁生,他们仿制了我们的随身听,价格比我们便宜了一半,我觉得应该针对专利起诉他们。”
丁贤不会这么做:“如果是自主研发的本埠企业,那么当局会扶持他们,暂时不要理会,既然他们不愿放弃唱片,那就只与海山合作。”
林赐祥说:“谈判的时候,海山老板郑镇坤主动提出,他已经准备好了资金,有能力把香江三座给荷东供货的黑胶工厂收购下来,这样生产基地不用转移,但这需要我们点头。”
丁贤没有反对:“可以,先让阿邦去找那三个厂商协商,协商成功后,就让海山去收购。”
海山老板郑镇坤非常有魄力,就是没有远见,看不清未来歌坛的发展趋势。
前世郑镇坤一心一意生产黑胶,不惜血本扩大生产规模,结果等到九十年代磁带与cd全面占领市场,他立刻陷入破产危机。
如今郑镇坤搭上荷东这条线,应该可以避免破产厄运。
海山唱片的合作已经板上钉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