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么多!做电影,肯定要有配乐与插曲,我准备把音乐业务外包给你的荷东唱片,从前期的配乐制作,到后期的大碟发行,咱们可以长期合作。”
他是打算与丁贤先建立长期合作的交情,然后再通过丁贤,最终与美国的环球公司搭上线。
他自以为电影里的音乐订单是一份丰厚合约。
但在丁贤看来,这个生意并不赚钱,反正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原声大碟相比,那是远远不如的。
不过有这样一个接触电影的机会,丁贤也不会放弃掉。
毕竟他去年招募马承邦成立制作部门时,他就规划把制作业务从广播剧扩大到电视电影领域,他可以通过与嘉禾的合作,组建一支搞电影的班底。
他笑道:“邹老板,我开公司以来,只做过广播剧专辑,对电影不熟悉,你不担心我搞砸了你的票房?”
皱文怀郑重其事:“以丁老板你的音乐造诣,只会给我的票房添砖加瓦,绝不会拖累。”
如果丁贤连电影配乐都搞不定,那他制作的专辑根本不可能在美国卖出千万张的销量。
但事情都有万一嘛。
皱文怀商量到最后,还是决定先与丁贤签订为期一年的合约。
丁贤一口答应。
过几天双方签约的时候,丁贤会让自己团队增加一个条款,那就是在《天才与白痴》的电影里植入随身听广告。
等皱文怀与丁贤谈拢合作,这才随口提到许贯杰,说许贯杰有片约在身,希望丁贤不要给许贯杰安排太多演出工作。
上午许贯杰在直营店唱完歌,下午就被皱文怀领回了位于钻石山的嘉禾片场。
丁贤并没有阻拦。
他在下午时也离开了直营店,返回位于观塘荣业街的华记电子总部。
随着电视广告的播送,他也把随身听推向了香江与美国两地市场,仓库里储存的八千台机器根本就不够卖,他必须扩大产量。
最初时,丁贤是计划增产十万台。
但随身听的成本过于高昂,从采购原材料到组装成品,每台机器的造价差不多需要四百块港币,十万台就要投入四千万。
其实荷东公司的储备金可以应付这么多投资,但丁贤还要从道亨银行那里购买华记电子的股份,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。
孟月桢听说他决定增产,还专门找到他,叮嘱他不要增产太多,如果销售遇阻,产品积压下来,几千万港币就要压死在仓库里。
近期丁贤所做的各种营销活动,促使随身听的销量开始抬头,却还没有出现红火爆销的迹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