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了,是可以变相地证明李弘的学问极好,而这与武皇后有很大关系的,武皇后养出了有史以来学问最好的太子,这不就证明她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皇后么!
对于泰山封禅,武皇后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,而李弘被赞美,是她很看重的一环。
至于她的这一番良苦用心,会被后人如何评说,史书如何记载,她是不在乎的,反正后人她也看不到,随后人怎么说去,她才不在乎,至于会不会有人承认“洪理”的第一名,她也不在乎,她只需要皇帝在乎,然后让那些反对她去泰山的大臣们闭嘴,就可以了。
谁说女人不可以去封禅,武皇后说可以,那她就一定找得到理由,证明自己可以去,让别人都闭嘴!
童贵奴说完之后,看着李弘的表情,李弘脸上的表情相当精彩,别看他年轻,但很多事情看得也算是明白!
好半晌,李弘才道:“只要母后满意便成,委屈一下李日知吧,以后,以后,孤会补偿他的!”
胳膊拧不过大腿,现在的李弘,还是不敢忤逆武皇后的,相反,补偿李日知就比较简单了。
童贵奴诺了一声,这才离开崇贤馆,派人去找李日知了。
童贵奴先是回了自己的住处,提笔给李日知写了张字条,告知李日知进宫,估计等李日知快到时,他会先在广运门那里等着,亲自接李日知入宫,把纸条放入一只小竹筒之中,然后找来一名小宦官,让这个小宦官去找李日知。
童贵奴打发走了小宦官,他这才躺倒在了床榻上,感觉特别累,他每次伺候武皇后之后,都会感到特别累,比伺候皇帝和太子还要累,甚至是加在一起那么累!
童贵奴心想:“伴君如伴虎,但用母老虎去形容武皇后,那是不对的,因为她猛于虎也,老虎实在是比不过她啊!”
那个去报信儿的小宦官出了后宫,在门口叫了两个待卫陪着他一块去,走到半路时,他忍耐不住好奇心,把小竹筒打开了,取出纸条看了看,心中惊讶,童大总管会在广运门那里等着,那岂不是说大总管要领着李日知去见太子么,这李日知是干什么的啊?
广运门是东宫的南门之一,外臣要是进东宫,一般情况下都是走这个门,因为李日知是无法进入东宫的,只能由童贵奴领着才能进。
李日知住的地方却是不难找,便是陈英英家在长安的宅子,好找得很,小宦官到了地方,一打听就找到地方了,可问了陈家仆人之后,他才知道李日知不在长安了,是去了栎阳县那里。
栎阳县离着长安不远,可毕竟要出城,小宦官可不愿意出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