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一次便可以直接售卖。中秋时候就卖这些。等作坊完全好了,再做下一批。来不得及的。一开始的时候,这买卖也只小县城卖,能吃得下多少货?大牛做一做,就尽够了。以后给别的地方供上货,那时作坊里再做便是。”
张恒听了笑起来,道:“这些天我和哥一回家就累的慌,吃了就睡,倒不知道姑奶奶原来早有安排。怪不得最近大牛都不见踪影呢。原来是一大早出门点卯,中午就跟绣花姑娘一样似的钻在家里了。”
“也是怪我,竟没闻着家里一股油味儿。”张恒笑嘻嘻的道。心里十分高兴。
正说着呢,张兴柱打着伞回来了,外面是米店的伙计拉了板车,板车上用油毡盖着,里面有好几袋米面油啥的,调料也买了些。
张强张恒忙去搬进来,小心的避开雨,到柴房里放下了,道:“爹,咋买这许多?!”
“老姑说雨不知道下多久,万一买不着菜,只能吃这些了,我寻思着多买一点,反正家里吃的多,真一时吃不完,也不怕坏。”张兴柱一面收伞,一面挽裤腿,看着米店小二穿着蓑衣拉着板车去送别人家了。
“好家伙,这雨可真密,风一吹,伞打着身上也湿了,”张兴柱脱下湿淋淋的布鞋,反正在家里他也不怕丢人了,换上了之前张融融叫给家里人做的那种凉鞋,真别说,虽然露着脚趾不大雅观,但奈不住,真他娘的穿着舒适啊。
“爹,把湿衣换了吧,”大妮给他拿了衣裳。
张兴柱听话去把衣服给换了,这才出来喝茶吃瓜,又看柴房堆了不少,道:“哪儿来的?!”
“码头上来的,今年瓜丰收呢,干脆拉一板车回来吃,”张强笑道:“家里有大牛,估计着也吃不久。”
张兴柱一乐,笑道:“那是,这点米面也吃不久。省得便宜了霉虫。”
说的张恒和大妮都乐起来。
雨淅淅沥沥不休,从屋檐像珠子一样的垂落下来,噼噼啪啪的听着真的很好听。
中午王安平和大牛回来了,两人吃着瓜,王安平道:“明天要是雨还不停,县太爷说就得安排人手去防汛了,雨季河边上都得有人值班,若是水位到了险位,就得组织城里居民进行加堤的工作,娘,我明天怕是一时回不来,下午只叫大牛先回来便是。”
“行。”张融融道:“若是真到了险位,再叫大牛去也不迟。”
张兴柱道:“这也是县里例常的工作了。每年都是这样。万一真雨水太多,县太爷要安排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