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我这么说话,知不知道我可是个秀才,买你几个烧饼是看得起你,有你这么对待客人的么?”
那个人看到南海低着头没有说话,以为南海害怕了,再次的讽刺道。
正等待排队的那些人,本来还想说这人几句,但是在听到他说自己是秀才的时候,都把要出口的话憋回去了。
在明清时代,秀才专指府学、县学的生员,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。要取得这种资格,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。
凡是通过考试得到秀才称号的,都是很被百姓尊重的,因为这些人日后很可能就会通过乡试县试,得到举人的称号,到了那时,部分人就可以做官了。
所以,秀才就可以当做是现代的预备官员。谁也不知道哪个秀才日后就做了大官,所以人们还是不敢招惹的。
况且,清朝还是个封建社会,对于读书人的尊敬要比现代人超出了很多。
“你是个读书人么?读书人就像你一样,满嘴喷粪?一定是贿赂了那个考官,花钱买来的秀才吧?”
这个时候,在后面本来不想出来的雷天易是在忍不住了,见到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人,雷天易也是十分恼火,于是上前讽刺道。
“你是个什么东西?本秀才在这里说话,哪里有你说话得分,还不快给我站到一边去?”那个人见到雷天易突然冒了出来插话,很是不满意。
不但如此,雷天易的那句话正好说中了他的要害。
此人名叫王思博,正是上次雷天易送信的赵家村的人。别看他的名字起得挺有涵养,但是本身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。
王思博的爹爹看到儿子长此以往下去,也不是个事情,于是就花了一笔钱给王思博捐了一个秀才,希望他以后能够走上读书这条路。
但是没有想到的是,王思博不但没有按照他父亲的想法好好读书,反而仗着秀才的身份到处欺压村人。
村里的人们都非常看不起他,本来王思博的家境就不好,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在家中老实的种地或者读书。也不知道这个王思博中了什么邪,瞧不起身边的所有人,整天见到这个讥讽几句,见到那个打压一下。
乡亲们虽然痛恨王思博,但是碍着乡里乡亲的面子,再加上她秀才这么一个身份,见到王思博都远远的躲开了。
在家中呆久了,见到相亲们都不理他,王思博深感无趣,于是冒出了一个想法,就是来到澧县转转,想看看他这个“秀才”在县城里面能不能逞起威风。
现在听到了面前这个人一下子戳到了他的伤处,王思博怎么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