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不怕南方突然崛起,取而代之吗?
“放心吧,不论佛道,源头都来自燕山,他们都是在承德一带训练出来的,注定了他们的根就在燕山。
道安王只是借佛面替他背书,图谋的只是西北的召氏。
将军要做的就是趁着局面尚可,沿着丹水南下,图谋虎方把控的南阳之地。
有佛道的配合,虎方不可能在南阳、汝南长久的。
那边是一大块盆地,也是陛下应许将军的镇南府统御之地。
趁着现在,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山西,您不走,可就走不了了。”
鲁父叹了一口气:“又要搬家……挺烦的。”
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阳有铜,截断南阳,就能让大邑商断了南方的铜料来源,也能给您增加大量的生存本钱。
我在丹阳,收摄诸部,可堪佛国。
您继续留在这里,你我之间早晚会因为发展而起冲突。
您去南阳,便有一郡之广,西扼汉丹,南控江梦,北接豫南,东临淮夷,虽然是四战之地,但也是将来朝廷于南方的支点。
若是陛下所图不幸有失,有您在南方,香火就不会断绝。
陛下是在想法子保护您啊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鲁父闷哼一声,他只是牢骚这些年的颠沛流离,并不是厌恶辛屈的安排。
因为鲁父很清楚,当他探查到了南阳盆地的那一刻,他就明白为什么辛屈一定要想办法他在三涂山落地之后,尽可能往西、往南探索,甚至说他的出路就在这里。
现在他看出来了。
确实是个很好的出路。
一座巨大的盆地,再加上辛屈后续给他送来的曲辕犁、筒车等工具,认真经营二十年,南阳盆地人口破五万都是轻轻松松。
五万,何其大!
“我走了,他们来找你求助了。”鲁父看了一眼下方,已经来了很多战车,上边下来不少贵人。
都是有崇氏的人,估计是来求他劝劝道安王的。
“只要入我佛门,就能乞食化缘。化缘可食三净肉……”
道全和尚自言自语的往下走,鲁父听得他此言,冷哼一声,“难怪辛屈要说传你旁门之法,居然是在这里等着的,自欺欺人罢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