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令天下人以道安王称他。
至此第一个俗家弟子诞生了。
然后小乘僧人道全,密传了《金刚经》:“如是我闻:一时,世尊我佛在燕山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小僧俗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尔时,世尊食时著衣持钵,入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。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
时,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:“希有世尊!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发秦云无上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
……”
道安王听得如痴如醉,金刚经是一篇类似《论语》的故事集,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如何从小乘入大乘,大乘是什么等等。
辛屈这一版的内容,前面和原版的差不多,只是在其中穿插模仿写了几段,将之契合他的理念。
慧根之人见法,喜不自胜,因此能够见性求真,而无慧根之人,只能看得见制度,因此想要人们明法,最好的办法就是区分,想要普渡苍生,需要做的事情很多,其中就有一条不得过分干预世俗人生。
所以这版金刚经对成佛有三个阶段:一、自持,由小乘入大乘,求得真善美,见道见果见如来。
二、接引,有为法有所得,就该普惠,但世人多愚,不得过分干预他们信仰,要让他们自发相信接引可得见如来,接引的人叫点化真灵,被接引的人叫明心见信。
三、准提,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到了这一步,就是已经达成了人在凡尘之间能做到的一切。
之后就是等待死亡降临,被我佛接引入往生与极乐,并按照功绩获得阴寿,然后等阴寿耗尽,再根据果业求得自在。
佛是不怕涅槃与轮回的。
因为这是渡劫,是自渡也是普渡。
只有不断的涅槃与轮回,不断的往下走,才能见到真正的未来。
说到底,辛屈折腾出来的三个教派,统统直指核心就是——封神,辛屈还是仁慈的没有照搬原来的佛道体系,而是直接一步到位,将很多内容写得简单明了。
这卷金刚经虽然号称密传旁门,但其实这就是一卷契合孟子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经藏。
核心还是引导人心向善。
当然,这位道安王善不善,就只能说懂的都懂。
他学了一个月,就自诩得到了传承,以他的能力,就不用自持了,转而投入了接引这个阶段。
而接引需要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