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这座文明坟墓只是巧合,而在将之打包带走作为备用物资燃料之后,大远航舰队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,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再遇到文明坟墓了。
即便在遇到这座坟墓之后,各文明也都长了心,在航行过程中散开探测器去探查,但又继续走了上万光年,仍然没有什么发现。
原本大家是想顺路多找一找,不奢望能找到有珍贵信息保存下来的坟墓,就算是拿来当燃料用也不错,可惜能保存下来的坟墓终究有限,这里的空间又广阔,能遇到一座文明坟墓都相当于大海捞针了。
但找不到坟墓并不意味着历史上进入这里的文明少,因为以前的坟墓也有可能已经变成后来者的燃料,就好像人类文明将这座文明坟墓收起来一样。
每个抵达这里的文明都很现实,都知道资源的重要性。
之后,银河、深渊两个大远航组织一共84个文明又继续前进了数万光年,终于来星空捍卫者认可的区域。
等待已久的文明终于得以施展开来,大研究开始了。
每个文明都放出自己带进来的设备,一艘艘工厂型飞船再度开工,为文明生产各种大型科研设备所需部件。
每个文明的个体生命也都苏醒过来,上到站在科技前沿的科学家、洞悉特色科技的天才科学家,下到生活在居住飞船上的普通人。
文明之中各部门也运转了起来。
但到了这里,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也不能继续在按照之前的松散方式进行了,因为所有文明都明白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,很多文明一开始就颁布各种禁令,以及执行各种早就准备好的政策,将整个文明的力量都放到科研上。
文明内部各种没必要的娱乐活动被禁止,省下来的能源便放到科研项目上去。
之前遇到的那座文明坟墓让所有文明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赛跑,成功则活,不成功则灭亡。
现在的环境跟古时候还不同,以前可没有宇宙灾变区在屁股后面追着,现在有。
不过令人欣喜的是,得益于神矩文明的“星辰加速器”计划,之前带进来的星球还有一些,现在两个大远航组织内的每一个文明大概还能分到一两颗岩质星球。
为了不浪费资源,各文明在抵达目的地之后,也没有采取减速动作,而是任由舰队和之前加速的星球一起继续向牧夫座大空洞中心飘去。
所有文明都以相对出发地接近光速的常规速度继续飘,一边飘,一边开展各种科研设施建设工作。
因为光速不变原理,所以现在各个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