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万古,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。”
一首词诵罢,顾洲远转身看向两女。
就见苏汐月呆立原地,一副痴痴傻傻的样子。
原来,他对“情”之一字,感悟竟如此之深!
难怪他说不考虑男女之事。
如椽之笔,为世间至情立碑。
这世间,哪个女子又能走进这个人的心间?
“问世间,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”赵云澜一遍遍念着这句词,美目中已然噙着泪。
这句话以质朴而尖锐的语言,道破了“情”的本质:真正的深情,足以超越生死,令人甘愿以生命为代价。
顾洲远对二女这反应很是满意,他重新背过身去,负手而立。
恰巧一阵风吹来,将他衣袍掀动,更显得他淡然而又高深。
这首《摸鱼儿·雁丘词》,在前世便是中国文学中歌颂“情”的巅峰之作。
其中“问世间,情是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,更是成为千古绝唱。
镇住两个小丫头,那还不是应当应分的?!
不过这诗里面有一句被顾洲远给改了。
原词中“横汾路,寂寞当年箫鼓”,借的是汉武帝横汾河畔宴饮作乐的典故。
今昔对比,昔日繁华已逝,唯留荒烟平楚,暗示生命短暂、世事无常,而雁之真情却超越时空。
这世界没有汉武帝,这个典故自然是不能用的。
顾洲远将之改成:“汾河渡,寂寞当年舟楫,荒烟犹锁汀渚”。
“寂寞当年舟楫”:以“舟楫”代指古代渡口的行船景象,暗喻过往行人或迁徙的雁群曾在此驻足。
虽无具体历史人物,却以“寂寞”二字营造时光流逝的空茫感,与原典“寂寞”的情感基调一致。
“荒烟犹锁汀渚”:以“汀渚”(水中小洲)替换“平楚”(平原林木),用“荒烟”“锁”延续景物的苍凉感,保持与原词“荒烟依旧平楚”相似的意境。
虽说有狗尾续貂之嫌,但是他才学有限,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。
苏汐月一声不吭,拔腿就往院子外面跑。
顾洲远忙道:“哎,你干啥去啊?”
远远传来苏汐月的答话:“我去拿纸笔,把这首词给写下来!”
赵云澜突然对苏汐月这跳脱的性子生出了些羡慕。
这样一首词,注定是要流传千古的。
以后只要有人诵出这首词,便一定会提及她苏汐月的名字!
说不羡慕是假的,她甚至想要鼓起勇气,请顾洲远再为她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