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袁绍。
袁绍退兵到易水河南岸之后,因粮草来不及运到,只好留下颜良领三万人马据守南岸,其余军队暂退入河间郡和安平郡就食。
之后冬季来临,冬季酷寒不宜用兵。
尤其是不利于攻城战,无奈之下,袁绍只好暂停进攻,而选择从长计议。
回到邺城之后,天子使者也到了。
这一次,曹操派来的使者是皇甫郦。皇甫郦是皇甫嵩的堂侄,此人口才极好,有专对之才。
之前董卓曾经想杀皇甫嵩,也是皇甫郦去向董卓求情,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成功劝说董卓接受皇甫嵩的儿子效忠,皇甫嵩才得以活命。
天子东归之前,李傕与郭汜内斗,天子让皇甫郦去劝和,结果李傕与郭汜反而打得你死我活。
曹操知道这人的能力,辟为鸿胪侍郎,负责外交。
见面之后,皇甫郦就让袁绍摆下香案,宣读圣旨,拜袁绍为大将军。
接旨之后,袁绍仍旧不甘。
问道:“吾曾致信阿瞒,让他将天子送来邺城,为何至今未闻天子圣驾启程?”
“非不愿,实天子不敢尔。
皇甫郦对袁绍行礼道:
“天子在许昌宫中,常言袁家四世三公,累受皇恩,祖德留荫,当有忠臣继世。又言本初和公路两位爱卿,皆乃世间豪杰,必可托付朝政重任。
然,本初之弟公路,却在淮南称帝。天子闻之,惊惧不已。本初与公路乃是兄弟,天子又岂肯自蹈险地。
曹司空也曾多次催促天子摆驾邺城,不承想,每次奏请天子起驾,天子皆紧抱廷柱不肯挪步。
本使出宫之时,天子亦曾对本使说,本初若果真与其弟相左,可随本使前往许昌见驾,以表忠心。”
一席话,说得袁绍哑口无言。
谁叫他弟弟袁术称帝了呢?如此情形之下,天子不敢来邺城也是情理之中。
皇甫郦这番话,说得半点破绽都没有,让袁绍及其麾下所有人都无从反驳。
而且,袁绍自然也不敢去许昌见驾,于他而言,许昌就是龙潭虎穴,他敢去,曹操一定会借天子之手杀了他。
明知皇甫郦说的都是托词,却又无可奈何。只好问曹操多要些好处。
“吾欲封侯邺城,如何?”
“可!”
皇甫郦满口答应,然后让随从拿来一个麻袋,从里面取出一幅盖了印的空白圣旨,提起笔来一挥而就,封袁绍为邺县侯。
袁绍又道:“吾长子袁谭,牧守青州,战功赫赫,当封侯临淄。”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