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嫣然在北离这三年,过的很忙,很充实。
她办的学堂,收的学生越来越多,开通互市之后,不仅这些小孩愿意学汉话写汉字,很多想到西州来做生意的人也想学。
穆盱他们原本想让霍嫣然留在北离,做两国互市的牵线人,但她真正深入其中,做了许多实事。
她亲入各种地方,把大兴的耕种织布之法教给那些北离百姓,三年间,从不间断。
北离人将她奉为“神女”。
意为神明派人度化他们的人。
霍嫣然不敢担这样的称呼,但是她在北离逐渐受到百姓的拥戴,北离大臣们也日渐对她恭敬有礼。
这期间,北离也出过几次乱子。
但很快就被拓跋瀛镇压了下去。
霍嫣然如今弓马娴熟,一半还是拓跋瀛的功劳。
大单于公务繁忙,但总能抽出空来教一教她。
霍嫣然也时常跟他讨论北离的各种食物。
要说霍嫣然教过的学生里谁的进步最大,拓跋瀛自称第二,没人敢称第一。
如今的拓跋瀛,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,甚至已经可以无障碍阅读大兴的古籍。
某一天,霍嫣然在草原上遥望故乡的方向的时候,拓跋瀛飞马而来,说:“汉人喜欢举头望明月,以寄思乡之情。”
他问她:“公主是不是想家了?”
“当然想啊。”
霍嫣然是真的很想母后,很想七哥和嫂嫂,还有婉儿她们。
所以在拓跋瀛问的时候,她一点也没藏着掖着,十分坦率地说:“我做梦都想。”
许是在北离待得久了,天高云阔,公主逐渐没了在深宫里的小心翼翼,变得越来越洒脱大气。
回不回得去另说,想想怎么了?
拓跋瀛喜欢她这样坦率,“那公主就回去看看。”
“你让我回去看看?”
霍嫣然没想到这话会从拓跋瀛嘴里说出来,毕竟她留在北离,是北离众臣诸般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。
她笑着问拓跋瀛,“大单于不怕我一去不回?”
“公主若想回去,我绝不强留。”
拓跋瀛一双蓝眸极其认真地看着霍嫣然。
他说:“公主是我北离的贵人,而非囚徒。此间山川万里,任凭公主来去。”
“那好。”霍嫣然站了起来,“我要去西州。”
然后拓跋瀛就派了一个车队,带着一批汗血宝马和数车珍宝让长宁公主跟车队一起来了西州。
霍嫣然一边喝着西州的果酿,一边跟春枝说起这些事,席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