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虚此行。
臣斗胆,替年老体衰不能远行前来朝拜的父亲,敬陛下一杯,愿陛下福泽绵长,愿大郑长治久安~”
文训点着头热情的笑应道:“令尊与朕是同年,虚少朕两载,你这孩子言谈举止得体有当,颇有乃父之风,若是不嫌弃的话,朕便认下你这个世侄了。”
段息烽闻言连忙再次拜道:“臣侄惶恐!但君命不可违,臣侄再拜皇伯伯~”
“嗯~”
文训笑着举起手中的白玉杯,远远的举着朝段息烽示意了一下后,放在嘴边轻抿了一口。
殿下的段息烽立刻双手捏杯,仰起脖子一饮而尽!面色看起来还有点激动。
客套过后,文训看着段息烽开口道:“今日你也看见了,我大郑将士能战,敢战,善战。之所以不战,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,所以朕不愿意兵戎相见。朕是天下的共主,又不是嗜血的屠夫。
你回去以后啊,要多劝劝国中之人,不要总抱着侥幸心理妄图抵抗天命,能谈就不要打。当然了,要打也可以直接说,这两个要求朕都会满足,主动权在大郑手中,选择权在你们手中嘛~”
段息烽听了这话后一点也没有恼,一直保持着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。因为他知道,文训这句话不是说给他听的。
而是说给牂牁蛮、荆南、清泉、岭南、交趾以及……唐国。
“臣侄谨记教诲,一定将圣意原封不动的带回国中,禀明家父。”
“嗯~”文训十分满意的看着段息烽点了点头,抬手示意他入座用餐。
一直坐在下面的罗岩山却没心思听他们绕弯子,乌蒙部也不会抵抗大郑,回去他就向西南行营的老大种平大开寨门,给他带路。
他现在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——
箭术绝伦的段平兄弟,十分肯定的告诉自己,他的武艺在殿帅手底下撑不过三息。
罗洞主望着上方那个平平无奇的黑衣年轻人,怎么也看不出来他有这个实力。但段平兄弟能心甘情愿的在他手底下做一个随从,并且提起他就会不自觉的露出敬佩甚至畏惧之色,这事做不得假。
可是,就算是恐怖到这个地步的殿帅,也得臣服于身边这位年过半百的大郑皇帝。
天下英雄豪杰何其多也!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啊
罗洞主只顾着感慨自己坐井观天了,丝毫没有察觉到殿内的气氛渐渐有些微妙。
决心臣服于大郑的势力代表自然是兴高采烈,放心吃喝,好好享受这趟京城之旅。不甘放弃的势力代表则是满腹心事,无心品尝眼前的美酒佳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