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大学府入学读书,这入学考就不必了。”
左观澜眼眉微挑有些意外,大王居然如此看重这个邓显鹤?
汉王亲自下旨让礼部推荐对方去荆州大学府读书,还不用参加入学考,这就算三年以后通过不了毕业考,那也能保底出来有个官身。
因为这可是大学府,还是荆州大学府,相当于考上了清北,含金量还在清北之上,没法毕业都能给个官身。
左观澜也不觉羡慕,大王已经给他透了口风,等南昌府城正式拿下,他就该走马上任去做南昌知府了。
为什么不先给九江知府?
第一是太快了,而且九江没完全拿下,还属于战事前线。
第二在于南昌府离得近,未来提拔江西布政使、江西巡抚,那都要在南昌驻地办公的。
聂宇的这套提拔流程,算是带了点历史名人滤镜,但不得不说。
历史名人的能力确实有保证的,总不至于太离谱。
左观澜收敛心神,又问道:“那荆州大学府的学子斗殴?”
“没人出什么事吧?”聂宇问道。
左观澜摇头:“多是学子之间扭打,最多只是擦破点皮,无人因此受重伤。”
聂宇笑道:“那就不用去管,年轻人活动活动筋骨总是好的,天到晚憋在学府里读书,怕是骨头都得僵住了。”
对于会出这种状况,聂宇早就有心理准备,历来的思想变革运动,吵得闹得最凶的地方,永远都是学校。
因为学校年轻人多,血气方刚下当然会做出冲动之举,而聂宇作为这场辩论大会的裁判第三方,所要做的事情只是把控好局面。
至于能不能吵出各方信服的结果?
聂宇对此并不看好,就目前邸报刊登出来的文章,不说百花齐放,那也是牛鬼蛇神俱全了。
想要有人能说服所有人,基本是在痴人说梦。
不过这对聂宇和大汉来说没什么关系,大汉需要的只是文人们的吵架过程。
谁赢谁输不重要,重要的是文人争吵不休,让争吵的议题扩散出去,连百姓都当做茶余饭后谈资。
这些才是重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