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是家常便饭。
“放心吧,想去长安的话,三年后就可以了。如果你们想一辈子当马贼,也没问题,以后我们就往北走,应该会有很多部落。”
张田的这番话,让“马贼”们都很满意。
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长安的,尤其是那些被俘虏的人。
……
“富贵,登山从朔州带了一封信过来,告诉我那里的移民安置问题,现在勋贵百姓都去了,倒是没有几个商贾,你可以把一部分人引到朔州来经商,这里的交通很方便,人口也很多,赚钱的机会很多。”
燕王府内,褚遂良送来的那封信已经被李想拿到手,他立刻召来了王富贵。
朔州历来为军事重镇,商业较为萧条。
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。
朔州地理位置虽然没有定襄那么好,但是也不算太差。
定襄的开发模式,完全可以在朔州经过改造后使用。
蜂窝煤作坊的事情,根本不需要李想亲自动手,就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。
还有水泥作坊。
但是和生活有关的作坊,就比较少了。
而那些大街走小巷的小贩,更是寥寥无几。
李想希望朔州不再是边陲之地,而是一座类似于关中其他各州的城市。
他还完全可以向北移一点,将白道、云州这两个地方划归到大唐的管辖范围,地盘将会进一步的扩大。
“王爷,我这就去安排。东西两市的不少商人,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想法,只是对那里不熟悉,终究还是有些担忧,如果是有组织的话,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。”
得到李想的首肯,王富贵立刻表示愿意带领团队,前往朔州发展。
“大唐运输队从长安至朔州的运输路线也已经公布出来,除了各大商行之外,还可以鼓励一些小商小贩前往朔州发展。”
“等今年的棉花成熟了,那边的达官贵人,还有农民的口袋里估计都有不少钱,赚钱的机会多着呢。”
“如果没有的话,那就扶持几个典型,然后在《大唐日报》上好好宣传一下,吸引更多的商人到朔州去。”
向北、向西扩张,这是李想早就计划好的大唐发展的方向。
水泥路所至之处,就是大唐的疆土。
“我知道了,王爷。等我们离开的时候,我会带上一位《大唐日报》的作者,好将朔州的未来展现给关中的人看。”
王富贵此时才真正体会到,这《大唐日报》给自己带来的好处。
先不说广告的效果如何,光是各种文章的影响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