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新一脸笑意,看着眼前心驰神往的三人。
被镇住了吧?
啧,我家亮亮果然大才。
张新坐了回去,看向荀彧。
“我方才之言,不知文若可有指教之处?”
来,请开始你的表演。
三人回过神来。
郭嘉和戏忠突然哈哈大笑。
“文若。”
郭嘉一脸坏笑,“方才君侯让你说,你就直接说嘛。”
“你看,现在没得说了吧?”
戏忠年纪稍大,更加稳重一些,很快便收敛好了情绪,只是眼角还带着一抹笑意。
“公达所择之君,又岂会是庸主?文若此举多余了。”
“这......君侯所言,深谋远虑,彧佩服。”
荀彧满脸通红的从怀中掏出一个折子,递给张新。
“彧之所言,皆在其上,还请君侯阅览。”
还好,自己想说的东西都提前写下来了。
荀彧心里有些庆幸。
要不然就尬住了。
“哟,开始叫君侯了?”
张新心中一喜,接过折子。
这本折子明显出自渔阳造纸厂。
纸厂开了那么多年,以荀家的能量,搞来几本倒不奇怪。
张新打开一看,里面的内容正是荀彧为他制定的战略,和他刚才说的那些大差不差,只是要更详细一些。
“文若大才。”
张新赞许的点点头。
荀彧一脸尴尬。
明明是被夸,可就是感觉开心不起来啊
张新看完,收好折子,看向郭嘉和戏忠。
二人有了先前的教训,不敢卖弄,各自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,赶紧巴拉巴拉
再不说,万一又被张新说了咋办?
别搞得他们好像是过来混日子的。
张新一边看,一边听他们解说,不时还问上两句。
很快,他就搞清了三人各自擅长的领域。
荀彧之能偏向战略,擅长协调各方关系,适合放在中央。
这点倒是和历史上的记载差不多。
戏忠既对治理地方有所见解,也对兵法颇有研究,属于是个全才。
无论是外放出镇一方,还是留在身边做个军师,他都能胜任。
这让张新十分惊喜。
戏忠此人,在历史上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,只能知道他是小黑胖子早期的谋士,早亡。
甚至就连忠这个名,都是从野史当中流传出来的。
正史只记载了他叫戏志才,至于这个‘志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