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年初九的上午,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,三百个精锐战士坐在四周,晒着温暖的太阳,喝着清冽的井水。
而几十个正值壮年的村民,正在帮他们搬运物资,老人和小孩儿忙着分发胡桃、切开橙子。
妇人们收集着衣服,摆在河边统一清洗,缝制的缝制,改制的改制,忙得不亦乐乎。
士兵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,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感受,只是觉得…好像这些苦没有白吃,好像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唐禹看着四周,沉声道:“都别傻坐着,乡亲们帮忙,非要让我们休息,我们便给他们唱歌。”
“就唱我交给你们的军歌!”
“江涛涌,胡尘扬,预备…起!”
三百个战士稀稀落落唱了起来,然后逐渐找到步调,声音便红亮整齐了。
他们唱着歌,心中逐渐有了豪情,一个个纷纷站了起来,互相挽着手,声嘶力竭大声吼唱:“挣脱囚笼!不惧创伤!无畏艰险!正在路上!”
洪亮的歌声响彻村子,百姓们朝他们看来,他们昂首挺胸,心中有一股无法言喻的自豪。
百姓们不怕他们了,他们反而觉得比以前更好。
因为那崇敬、信任又爱护的目光,让他们内心震颤。
物资并不多,几十个人干活,不到两个时辰就做完了。
刚好是中午,本该吃饭,但唐禹已经不能再停下了。
他看着在场的百姓们,看着他们给士兵们递衣服,看着双方热情的模样,深深吸了口气。
他大声道:“整队!准备出发!”
士兵们立刻整队,各自牵着马,背着背篓,即将再次踏上征途。
唐禹道:“诸位乡亲!我们要走了!”
“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”
“但我唐禹向你们保证,只要我们回来,你们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。”
“全体都有!出发!”
三百多人的队伍,就这么朝北而去。
百姓们跟着,跟着,逐渐停住了脚步。
他们遥遥看着那个队伍,心中给予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希望。
他们不知道对不对,但他们真的很多很多年没看到所谓的希望了。
王妹妹的病好了。
她的病来得快,去的也快,正如她的心情一般,有时候会沮丧,但很快就会恢复开心。
此刻她就很开心,挽着唐禹的手,蹦蹦跳跳朝前走着。
她的声音如此轻快:“那个奶奶一直握着我的手,说我细皮嫩肉的,是个大家闺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