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更书站

繁体版 简体版
六更书站 > 娱乐:我就是顶峰 > 第522章 MULAN

第522章 MULAN(2 / 3)

票房已经突破400亿,李秋棠和张钊两人对未来的市场有个相对一致的判断:未来3-5年,市场总体还在往上走,市场总额大概能冲到700亿左右,但是两人都觉得现在的市场乱象会在3-5年后得到统一整治,比如滥发票补——片方对票补也深恶痛绝,片方觉得自己在给网络平台贴钱抢市场,甚至一些公司认为票补是另一种形式的买票房,呼吁有关部门停止票补行为——以及票房注水现象。

届时行业会迎来一次阵痛,这次阵痛后,行业会再次迎来高速发展。

李秋棠当然知道后面会有一场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,但如此判断,大致也过得去。只是没人知道这次阵痛会持续那么久,会痛得那么厉害。

一部大片的制作周期很长,公司此时立项《花木兰》,正好可以赶上判断中的市场巅峰。

“之前还没人看好动画电影呢,我们不是照样做出《大圣归来》了?”

“我们投《战狼》的时候被人骂傻瓜,不也卖了5个多亿。”

一个道理。

“那我们把迪士尼推了?”

“推了干吗!协拍而已,我们也能做啊,我们也学学迪士尼的本事。”

而张钊却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:“迪士尼不是要我们帮他寻摸能拍《花木兰》的中国导演吗,我们把郭凡推荐过去咋样?”

“你是想?”李秋棠猜到了张钊的目的,“恐怕不好办啊,迪士尼家大业大,财大气粗,会跟我们合作?”

“事在人为,两家的《花木兰》都才刚起步,与其到时候撞得血淋淋的,不如一开始好说好量,再怎么样也好过双输吧。”

在海外市场,10个秋天绑一起也不一定干得过迪士尼,但《花木兰》的主销市场明显是中国,这点迪士尼比谁都清楚,不然不会想找中国导演接手,在这里,迪士尼就未必是秋天的对手。

“迪士尼说是18年暑期档上映,我看19年20年他们都不一定上得了,”李秋棠道,“这事儿你去谈吧,能谈下来最好,谈不下来,我们也不怵迪士尼什么。”

李秋棠让海外事业经理先离开,自己和张钊再谈点其他工作。

李秋棠把组织邀请自己参与长影节改革试点的事告诉给张钊,想听听他的想法。

参与这种工作,李秋棠不可能光棍一个人,他肯定要组建自己的团队,他一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来那么多事。

张钊听完李秋棠讲的,反应没比李秋棠当时好多少。

年过50的张钊对电影事业依然热血澎湃,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不知道说什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