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位的官俸可还够用啊?”
在场的大员们最少也都是从二品的大员,阁臣们都官加宫保,拿从一品的俸禄,朱载坖还不时有赏赐,他们的日子,当然是相对过得不错的了,而且据朱载坖派厂卫打探来的消息,张阁老冰敬碳敬收的不少,这些常例银子,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。
所以他们的日子自然是十分的好过,真正需要朝廷增加官俸的,是地方和朝廷的中下级官员和吏员,尤其是地方官员,现在的州县正印,俸禄除了自己一家人使用之外,往往还有雇佣师爷、仆役,而本身的俸禄有极为微薄,要养活这么一大帮人,自然是不够的。
还有就是衙门的小吏,这是朱载坖比较关心的群体,朱载坖对重臣们说道:“胥吏之害,至为关键,是以百姓破家坏产者,非县官赋役独能使之然也,大半尽于吏家矣。”
残害百姓最厉害的,就是这帮小吏,而小吏的收入又极为微薄,他们往往依靠盘剥百姓来获取利益,接触百姓的第一层级其实是基层的胥吏,他们直接与百姓对接财政、行政各种事务,接触大量百姓,若是他们待遇不好,腐败行为极其容易滋生。
所以说,这次增加官俸,主要的对象就是中下级官员和吏员,朱载坖认为,若是发放的俸给能够满足官吏的生活要求,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官吏不用铤而走险去贪赃枉法,可以抑制贪墨行为的发生,当然,指望官吏们自觉,是不现实的,在增加中下级官员官俸的同时,还有重典治官,严刑治吏,对于贪墨行为,要严加惩处,不能只增俸,不养廉。
在具体的办法上,朱载坖认为可以取法于两宋,按照两宋的办法,一方面不断提高官吏俸给,增加名目繁多的添给,如提高本俸,且给职事官发放职钱,使官吏的收入大大所提高。另一方面,朝廷对官员的生活必需开支进行补贴,不仅给予其随身差役的餐钱,还发放米面等生活必需品,使其开支不断缩小。
而对于大明来说,官俸的多少,也是被重八哥写进了祖制之中,直接增加官俸,显然是不可能的,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,就是增加补贴等手段以提高官吏们的收入。
同时,张居正等人还建议,恢复公使钱,所谓公使钱,就是主要用于官府支付行政事务中的必要开支。招待过往的官员是它的主要设置目的之一。一般来说,支用公使钱有一定的手续,必须事先经过通判和长吏的同意。州县官员还可以使公使钱还有其他办公用途,既可以支付雇工的工资,适逢节日,还可用其购买节礼。
公使钱主要用来满足地方官吏在日常工作、生活中的办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