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向东上任江城代市长后,立即想起了临走时恩师秦康嘱咐的一句话:“在张卫东手底下当差,不做闲人,不当官僚!
回到市府自己的办公室后,郝向东第一件事就是把秘书叫来,了解江城的“智慧农业”试点分布图。
他要对江城所有的“智慧农业”试点,进行一次细致的调查。
他相信,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,必然会出现偏差,甚至是违规操作。
一旦执行者不认真,态度不端正,甚至是故意破坏,那必将给整个“智慧农业”计划,造成严重损失。
郝向东就要是把这些不好的苗头,扼杀在摇篮之中,从而让整个计划,不走样的执行到底。
这才是真正为张卫东做事。
第一天,郝向东就拿上了相机,带着司机和秘书,带着笔记本下乡。他走访田间地头,与农民同吃同住,详细记录着每一个技术卡点和管理漏洞。
听到消息的红旗镇党委书记刘大勇,立即组织镇党委一众干部,赶了过来。
连续三天,这位新市长已经记满了两个笔记本。
刘大勇有些坚持不住了。他擦着汗,不解的问道:“郝市长,您怎么光记问题啊?”
“刘书记,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。”郝向东合上笔记本,指着远处一片长势欠佳的麦田,“这片地的传感器数据明显异常,但系统报警后三天才有人来处理,耽误了最佳施肥期。”
每到一处,郝向东就会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,然后给随行的干部上课。
而他这种批评,逐渐被人理解成了对“智慧农业”的否定。
消息很快传到市委。
有人偷偷向张卫东打小报告:“张书记,郝市长下去调研,专挑毛病,是不是对您定的方案有意见?”
张卫东只是笑笑:“让他挑。”
两周后,郝向东抱着一摞材料敲开了张卫东办公室。
“张书记,这是我整理的‘智慧农业’实施中的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。”郝向东将材料双手递上,“主要有五大类二十七项问题,最紧迫的是技术培训跟不上,导致……”
张卫东仔细翻阅着报告,不时点头。
报告里每个问题都附有现场照片和数据对比,整改建议更是具体到人、到时、到岗。
“靶向很准。”张卫东合上文件,“就按你的方案办。对了,还有什么想调研的?”
郝向东犹豫片刻:“张书记,我想去看看江钢。”
“江钢也是你的治下,为什么不可以?”张卫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,“记住,郝向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