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时不懂得这叫英雄气概,只是感觉十分过瘾。
慢慢长大了,自己开始读关于水浒的小说,这本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,正是自己上高中时,用攒下的零花钱买的,当时买完后,真的就像着了魔一样爱不释手,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自己那个月成绩直线下滑,月考成绩惨淡,被老妈臭骂了一顿,书也被没收了。
往事不堪回首,好在最后如愿考上大学,老妈也不再管自己,这本书便被自己一直带在身边,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,其实书里的内容早就看了无数遍了,里面的情节自己闭着眼睛都能叙述下来,不过心里对它就是百看不厌,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因为喜欢,所以执着吧!“
拿起了书,王宇翻到昨晚读到的地方,靠在床头又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。
唉……!也不知过了多久,读完全书结尾的最后一句“千古蓼洼埋玉地,落花啼鸟总关愁”王宇重重的叹息了一声,随手将书合上,不由得在心里思考起来。
王宇记得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做“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夫唯不厌,是以不厌。”
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
就是说“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权威时,那么,祸乱就快要来了。为官者不要压迫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,更不要阻碍人民的生活道路。统治者只有不剥削不压迫人民,人民才会爱戴而不讨厌统治者。“
孟子也曾多次教导弟子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“
两位圣人虽话语不同,但所表达的道理却大同小意,那便是“民如水,既能载舟,亦能覆舟,为上者,要善待自己的百姓,爱民如子,这样才能民心所向,战无不胜,反之,若一味欺压,剥削百姓,则祸不远矣!“
道理虽然浅显,但从古至今,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呢?
靠在床头,王宇一边默默的思考着,一边回忆着书中的内容,那梁山好汉原本很多都是清白之身,其中更有很大一部分是朝廷命官,但却因为各种原因被逼得走投无路上了梁山。
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十六天罡,七十二地煞,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大聚义,朝廷几次派大军征缴,都奈何不得,反而自己损兵折将,最后无奈几番招安方才使众人归降。
梁山好汉受到朝廷招安后,奉命南征北战,伤亡过半,回来后更是受奸臣所害死的死逃的逃,最后全都泯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,只留下一个个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,供人回味。
想着想着王宇也和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