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,立刻高兴的说道。
“场长,我家卫场刚满一周岁,我跟我家那口子,是前年刚建场的时候我们结的婚。”
苏文宸听到这个名字,也直接说道。
“名字叫卫场吗?好名字,这也是咱们场的第一批农场子弟了。”
“平时有什么困难么?”
听到苏文宸这么问,对方摇了摇头。
“场长,这怎么能有困难呢,现在谁不知道咱们场,现在的福利待遇是岚市最好的。”
“其他哪家工厂,哪能天天都有鸡蛋吃,甚至时不时的还有土豆炖鸡架,麻辣兔头之类的荤菜吃。”
“咱们场给补贴的饭票,可是从来都没有剩过的,不像市里一些厂,说是补贴饭票,可补贴的只能买炖白菜不说,连买窝头都要限量。”
“稍微吃点好的,就得自己花钱买!”
苏文宸笑了笑,倒也没有评价其他厂,因为每个厂经济状况不一样。
虽然都是国营的,但是福利待遇其实都是不同的,一般大厂的待遇普遍就要比小厂要好。
而小厂的工资待遇,一般都比公社和大队自己搞的手工作坊要好。
所以苏文宸直接说道。
“只有大家吃饱才有力气干活嘛!”
“不过现在随着场里的农场子弟越来越多,咱们场育红班也是时候考虑办起来了。”
“这样大家就抽时间出来喂个奶就行了,不然要一直带在身边也不方便。”
听到这话,周围不少女性职工顿时眼前一亮。
“场长,真的要办育红班吗?”
显然之所以女性职工关注较多,是因为一个育红班基本都是会选女同志,不然人家喂奶都不方便。
第二个也是现在如果家里没父母不帮忙照顾,基本都是母亲带孩子一起上班。
这时候一般在喂奶期间,大部分单位都允许带孩子一起上班的。
甚至还都会给职工单独安排喂奶的时间。
而且一般工厂子弟多了之后,育红班和小学之类的教育配套也都会统一安排上。
可以说从孩子出生到上学,基本工厂都是全包的状态。
职工的生老病死也都是工厂一手包办。
要说物质条件其实跟后来没的比,但是在对于孩子教育和未来的焦虑,这时候基本是没有的。
所以面对女性职工们确认,苏文宸点点头。
“办肯定是要办的”
“等我回头让场办统计一下,现在场里的出生的孩童,再看看第一批育红班要招几个人负责。”
“行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