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人来,就算最后能成功,但是想像苏启航这一样,一炮打得这般的响,那还是不可能的。
现在制衣厂里边是日夜不歇的在赶工了,机器可以,工人却是没办法这么连轴转的。所以苏启航这边早就招了一批新人进去。
因为着急要人,苏启航也没时间回苏家村了,就在省城郊区招的人。
但即便是这样,他们这个小厂子的生产还是赶不上订单的需求。
厂子里现在只接出货的生意,因此每一个订单都意味着是一笔不小的钱。眼见着有订单却没货往外出,苏启航心里就着急的不行。
于是苏启航又忙起来了。
厂子加盖照旧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去搞,那边用不着苏启航操太多的心。他现在忙的主要是找关系去买机器设备!
苏启航手里有钱,但是一些先进的设备还真不是他有钱就能买到的。
于是苏启航就借助自家制衣厂里招来的那几个老师傅,搭上了省城制衣厂里面的线。跟人约着见了面后,苏启航用一笔不小的‘劳务费’,让人家帮着从国外订购回来了一批最先进的设备。
新的全套设备一来,整个厂子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苏启航这制衣厂里照旧还是只做西裤,一来是厂子才刚开始做,许多东西苏启航跟周胜男两人都是一边做着一边摸索着,步子不好一下子迈得太大。二来就西装裤现在的出货量,已经够让厂子里忙活了。现在天气开始变冷,西裤的面料上有了些许的变化。从原来的轻便舒适为主,增加了混合羊毛的高档面料。
当然,面料成本增加了,冬季西装裤的出货价也跟着相对应的上涨了一部分。
而后到了阴历十月初八这天下午,苏启航这边开了一辆面包车,跟周胜男一块带着苏嘉宝,再载着周想华,杨建忠还有周涛他们,一块赶回了县城。
周爷爷十月初九满八十了,周新民那边是打算给老人家大办一场。因此作为孙辈的他们就都得赶回来。
一块跟着回县城的,还有钱多娣。
作为姻亲,苏家这边也是要去一个人的。
苏启航这边先送的杨建忠和周想华他们到周家,随后才开着车回的县城老店这边。
车子往店门口一停,正在屋门口摊位上帮着杨家老头修补轮胎的杨国斌就注意到了,笑着打起了招呼:“钱婶,航子,你们回来了呀!”
几乎是杨国斌这边一出声,屋子里面的杨家老太听见声音就跑了出来。
跟着她一块出来的,还有跟苏嘉宝玩的很好的杨莉姗。
几个月没见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