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璞激动的道:“北王府通敌叛国。”杨璞说着话时,声音都挑高了八度,直接兴奋的有点破音变调了。他是恨上北王府了,陛下三翻四次的暗示他要换太子妃的人选,太子妃一旦被退亲,他的女儿可就毁了。
宣王凝眉,“通敌叛国吗?北王府?何人举报?人证、物证可有?经过了三司会审?”
杨璞解释道:“何人举报需要保密,物证就在陛下这里,陛下。”
夏皇举起一张纸,太监总管连忙拿着托盘去接,从龙椅上拿到下方供众臣传阅。
首先拿到的就是宣王,宣王拿起这个所谓的物证,从头看到尾,然后轻蔑的笑了起来,将物证重新放回太监的托盘上,任由太监转向他人传阅。
“就凭一张不知何人写的书信,就说北王府通敌?这可是三司的意思?”
刑部尚书、大理寺卿、左、右都御史出列,齐声道:“臣不知。”
宣王疑惑道:“那这是?杨丞相定的?”
杨丞相狡辩道:“自然不是臣定的,物证上面清清楚楚的有北王府的画押印记,还有京都布防图的草图,这北王府通敌叛国,证据确凿。”
这时礼部尚书出列道:“宣王,你怎可质疑圣意?既然是陛下下令御林军包围的北王府,定然是陛下有确凿的证据,证明北王府通敌叛国了。”
工部尚书也出列道:“不错,物证确实,擅自向外敌泄露大夏京都布防图,这不是通敌叛国是什么?陛下圣明,北王府通敌叛国理应严肃处理。”
杨璞一派的大臣们此刻都出来帮腔。
齐王和自己的父亲齐老王爷对看了一眼,心下都明白了,这是夏皇的意思,这所谓的物证不过是一纸可以伪造的东西而已。
齐王出列道:“启禀陛下,仅凭一纸书信,无法证实北王府通敌,请问可有人证?”
夏皇开口道:“人证就是秦国太子,杨丞相,既然众臣有异议,还是把事情详细的告诉众臣吧。”
“是,臣遵旨。”杨丞相恭敬的道。
转身面向众臣开口道:“此事是秦太子举报的,秦太子用这三张书信换得提早离开京都的特权。秦太子就是人证,秦太子口述北王府与秦国朝廷向来有私,他在大夏做质子五年也常得北王府庇佑,但是为了回秦国,他主动举报了北王府,换的南塘王爷和陛下两封通关文书。秦太子现在无法当堂作证,他已经得到许可离开大夏回秦国去了。陛下正因为收到如此密报,战王爷将京都的布防图都泄露给秦国,陛下深感痛心,这才下令关押了北王府战王爷,包围了北王府。并于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