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臣认为,这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物价太高引起的,正因为物价太高,百姓们吃不起饭,也因为物价太高,地方财政才养不起军,不管是小城池还是大城池,都需要供养军人,比如说臣顺天府下属的巡防营也是要吃饭的,巡防营人数还算是少的,宣王那御林军人数众多,还有五城兵马司,这些兵力都是需要军粮来供养的,一旦粮食价格过高,自然造成军费翻倍。陛下,依臣看,要想根本上解决地方财政赤字的问题,还是要把物价降下来才对。”
夏皇扬眉,“哦?那依刘府伊之意,如何才能把过高的物价降下来呢?”
顺天府伊开口道:“回禀陛下,依臣看朝廷要出政令限价了。”
“限价是何意?”
“回禀陛下,本朝商务向来自由,定价权是控制在商人的手里,可是现在事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百姓和朝廷都觉得物价太高了,那么臣建议陛下拿回这个定价权,特别是大米和盐的定价权,这关系到国计民生,需求量很高的商品,朝廷应该对其定价,不能超过定价销售,就比如说盐,当初东边的盐商为什么开价要五两银子一斤?因为朝廷并没有规定盐的最高价格,如今,如果朝廷规定盐的最高售价不得超过50文,那么这个盐必须在50文价格以内贩卖,这样市价很快就能回到原来,还有大米,臣认为不是要控制所有产品的价格,而是这些最重要的,由朝廷颁布一个政令,全国通用,先把盐和大米的价格降下来,任何人贩卖超过定价的价格都进入刑法,以犯罪论。臣相信立刻可以解决本朝养不起军,百姓吃不起饭的问题。”
“对啊。”众臣们开始议论纷纷。
“不错不错,特别是大米,粮食是最重要的。”
“回到了以前的价格,百姓就能买的起粮食了。”
“还有盐,也必须回到50文以内,百姓的负担就不会太重了。”
“目前来说,这两样是最关键的。”
“对对对,可是粗粮最好也要算进去,百姓买不起大米买的都是粗粮。”
“对,粗粮细粮都要算进去,还有盐,都要算进去。”
……
众臣热切的讨论着,齐王眉心一动,觉得刘府伊果然厉害,这个方法确实可以从本质上解决物价过高的问题,至于弊端肯定也是会有的,但是现在必须自救,哪里还能考虑弊端的问题呢?先让市场稳定下来,将来再开放不限价也是可以的。
齐王想了想出列,拱手道:“陛下,臣附议刘府伊所言,特别是粗粮细粮、盐这三种,请陛下对其作出限价令。限价令可以让地方财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