错,朕出个政令,因为几个朝臣的话朕就修改了,以后朕说的话还有何用?但是杨丞相,粮荒这个事情却不得不慎重啊,依丞相看,是不是会有粮荒的事情发生呢?”
杨璞却不懂装懂的道:“陛下,臣看这事是齐王和刘府伊言过其实,农民不种地能去干什么呢?他去当工人吗?臣想各个用工的地方都是饱和的状态,而且还有那么多盲流,农民不种地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,他们可无处可去啊。”
这几句话听的夏皇有了底,自信的道:“看来齐王和刘府伊确实有些言过其实。”
“再说了,齐王还说地主将地都挂在牙行售卖,臣在市井可并未听过此等传言,居然还说有地主主动注销地契,那可都是钱,地主们如何舍得注销地契呢?现在一个庄子的价格可不便宜,如此多的钱不要了?”
夏皇一听更觉得有理,这地可是当初花钱买的,这地主会舍得平白无故的注销吗?“有理,有理,爱卿说的有理,这帮地主只要不傻,可不舍得注销这么好的庄子。爱卿家里可有庄子种粮?”
杨璞自然也是有庄园的,只是面积很小,在郊外,种的粮也不多,也就是供养自家并不对外销售,杨璞拱手道:“回禀陛下,臣也是有一个小庄园的,庄子里的产粮只够自用,庄子小出粮不多,不够销售粮食的规模。”
夏皇点头,如此一来夏皇觉得杨璞说的就更靠谱了。杨璞自己也有庄子也上地税了啊,他都没说地税高了,那就说明这百姓闹事是没有道理的。
夏皇不知道的是,杨璞的私人庄园和那些商业性质的大型粮庄是有区别的,杨璞庄园里种田的都是家仆,他只需要给极少的月例,这些奴隶全年在庄园里做活,种出来的粮食可都是杨璞的,杨璞用的都是奴隶自然不存在和农民分成的问题。哪怕交出一半的粮食做地税杨璞也不会觉得亏钱,私人庄园大部分都是这个模式用的都是家生子家仆来种田。
可是那些粮庄不同,基本上地主拥有土地,雇佣农民来种田,农民可都是白丁自由人,是靠分成来和地主建立合作关系的,比如说地主有一块地和农户们谈好了收成对半分,现在市井普遍的规矩就是在交完地税以后地主和农民对半分,这是比较普遍的模式,地主不用自己动手就能收到大量的粮食,农民靠给地主打工,半年就可以得到一次收成,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,粮食收成好还能留下不少余钱,这是一种雇佣合作制度,大夏基本九成的商业性粮庄都是这样的模式。
地主和农民共同承担了种田的风险,虫祸天灾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产量,可是当地税很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