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愿意喝可以浅尝一小口,这在礼仪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那么在大夏呢?是不是不论几品官员敬酒都必须全部喝完呢?”
战熙觉得赵奕的问题都很犀利,实际上还是和他们的身份有关系,都还是和他们的太子有关系,如果你只秉持一个观念,自己是太子的观念,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,赵太子还是过多的把质子这个问题套在自己身上。战熙也明白,赵太子现在探讨的就是作为一个质子如何去跟别国的王公大臣相处,质子这个名头就是一个硬伤。
这时楚太子开口了,“赵太子,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上个问题一样,还是和我们的太子身份有关,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开质子的身份,在坐的每一位都是一国太子,将来的九五之尊,所以我不认为要因为今日的质子身份而折损自己。”
战熙认为楚太子这话说的好,他日你成为九五之尊,今日如果你丢了颜面就会成为一辈子的污点。
楚太子继续道:“无论别人如何看待,在楚玥看来,楚玥就是楚国太子,所以楚玥也请各位太子不要妄自菲薄,只要还是太子一天,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。”
众太子纷纷点头。
赵太子也陷入沉思,他担忧的问题很多,可是现在听了楚太子的话,却发现只要正视自己太子的身份,这些问题就不存在。赵太子不得不在心里认同,只有自己不看轻自己,别人才不会看轻你。
赵太子抱拳道:“听楚太子一席话,让我茅塞顿开,是我愚了,多谢楚太子点拨。”
众太子也纷纷点头对楚太子道:“受教了。”
秦太子向楚太子打听道:“楚太子我听说你申请到大夏国子监念书,可有此事?”
众太子也纷纷看向楚太子,楚太子点头,“不错,这在当初和大夏使臣谈判的时候就写在条约里了。我才9岁,我需要读书,在大夏要待五年时间,难道这五年我就什么都不做吗?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,不管是楚国国子监,还是大夏国子监,我想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不会去考虑政治立场,我们学四书五经,学骑马弓射,该学的都要学,所以我要读书。”
赵太子点头,他已经13了,也在国子监读过书的,按他的年纪也还是可以在国子监读书的,“如此说来,我也应该去国子监,确实比无所事事要好。”
赵太子看看大家都认同,道:“如此,大家就一起上国子监吧,这样也好彼此有个照应。”
众人都点头同意。
战熙没去过国子监,虽然她有资格可以去的,但是有了叶太傅的家学,当然就不需要国子监了,战熙又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