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第二日,叶太傅上课时发现孩子们情绪都不高,都有些萎靡,细问之下才知道了战熙、战晨的壮举,叶太傅连连夸赞到,是个好办法,这些题目很值得拿出来细细的讲解研究。
叶太傅因地制宜的修改了自己的教程,临时改讲昨日他们背诵过的内容,细细的加入他独到的见解。
课后叶太傅留了下来跟着战熙、战晨来到书房,看着300多份历届考卷的抄录卷,叶太傅都没有这些资料,连连夸资料珍贵,叶太傅也迫不及待留下来抄录一份,战熙照常刷锅给叶太傅,帮忙整理资料,理出重点,作为先生的叶太傅一口就答应了,在太傅看来给学生规划重点本就是他应该做的本分,何况北王府提供这么珍贵的资料,完整齐全,就是他也找不全的资料。
这对于热爱教书的人来说,简直就是太美好了。
破天荒的,叶太傅居然在北王府留宿了,为了抄录这些珍贵的资料,战熙很放心的让叶太傅带回去抄,可是叶太傅拒绝了,他坚持留在北王府整理,抄录,顺便他也想看看晚上的考核。
战晨只能派人给叶太傅府送信,告知叶太傅今晚留宿北王府的事。
当夜幕降临,叶太傅和战熙偷偷的来到学苑小书房外,透过窗户看着里面背书的情景,叶太傅看见常武作为监考官,盯着少年们一字不错的背书时,偷偷小声的问战熙道:“熙儿让常武监考,可是潜移默化也想让他记住?”
“是的,先生,我觉得他这样听四个月的话,下半年考个举人也没什么问题了。”
叶太傅浅笑道:“不错,是个好办法,小武这个孩子不爱这些文绉绉的东西,可是对做监考官还是很上心的,这一个晚上枯坐在这里听人背书也是很无聊的工作,他居然都能坐的住,还挺有兴致,小熙儿你真善于发现人的长处,这孩子对完成军令特别在意,将来会是个好将军的。”
“先生,我用这样的方法让他们强行记忆,先生可会觉得不妥?”战熙委婉的问出自己的担忧。
叶太傅爽朗的道:“有何不妥?你以为寒窗苦读是在干什么?不也是一样在背吗,背到心里去了,就是属于他自己的,不管用何方式,能考上科举,就是好方法,学到的东西永远都是自己的,无论你用何种方式跟谁学习。”
“叶先生,您真开明,倘若有一日我回北地了,先生可愿意去北地开书院,我一定全力支持先生开个大大的书院,让先生做院长教书育人。”
叶太傅和蔼的摸摸孩子的头道:“等你们这帮孩子大了,就是你们的天下了,先生就老了,该在家里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