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更书站

繁体版 简体版
六更书站 > 大明:我从现代运物资 > 第100章 平虏军校

第100章 平虏军校(2 / 4)

一事算是名存实亡。

对于明朝武学的概况,赵知来准备换个方向追问,想知道武学管理问题。

“你说武学一事由提学官负责,那其中事项是否与州学一样?”

“大人,大体上确实是一样,像州学,像县学,跟武学没多大差别。”黄晃举例道,“譬如安州,武学也是学正统管,另设训导若干。”

赵知来突然问道:“那武学算哪部职权范围,跟兵部有关系吗?”

黄晃想了一下:“大人,武学跟兵部还是有关系,它既要受提学官督导,又要受兵部武库司主事督导,算得上双重管理。”

但话锋一转,他又说道,现实是兵部武库司高居中央,无法管理散布于地方的武学,地方武学只能由提学官兼管。

赵知来并不想纠结统管问题,反正,如果是他创办出来的军校,才不会管兵不兵部,他只是随便了解一下而已。

接下来又问了生员问题。

黄晃介绍道,譬如幼官,一般是二十五岁以下的在职武官;而舍人或者舍余,则是武职官员子弟;另外,还有民间技能超群之士也能进入武学。

甚至是年长武官也会进入武学,类似现代社会的干部在职培训。

赵知来的军校准备吸收相关经验。

学员既来自在职军官,也可面向城民,招收出类拔萃的人才。

于是让黄晃制定出招生章程。

既然军校要吸收相关经验,赵知来决定问问武学的课程,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。

“黄守备,武学如何研习,都学习何种书目,或者是何种武技?”

黄晃明白赵知来的意思。

他回答道:“大人,武学所学一为文事,一为武备。”

“何为文事?”

“文事即习字、读书和会讲,习字简单,每日练习几百字即可,至于读书,则较为繁杂。”

“读书繁杂,如何理解?”

“大人,读书又分两种,一是经书,使其知晓仁义忠信之道;一是兵书,使其知晓制胜御敌之方。”

“经书哪些?兵书又是哪些?”

“经书可是小学、论语、孟子和大学,任选其一,兵书则是百将传和武经七书。”

“武经七书?”

“对的,即孙子、吴子、六韬、司马法、尉缭子、三略和李卫公问对。”

这样一说,读书确实比较繁杂,但不可否认,相对这个时代,读书的科目肯定有效。

但军校还是要有所区别,需进行取长补短。

停顿一下,赵知来接着问道:“会讲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